原標題:堅定不移走好高質量發展之路——重慶市代表團代表暢談落實二十大精神不斷走深走實
藍圖已然繪就,使命催人奮進。
連日來,出席黨的二十大的重慶市代表團各位代表認真學習討論習近平總書記所作的報告。大家表示,要結合重慶實際認真思考謀劃工作,把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在重慶大地上,在新征程上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奮力書寫重慶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
南川區委書記丁中平代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釋“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提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到2035年基本實現美麗中國目標,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南川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論”,把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大財富、最大家底、最大福祉,高水平建設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一是強化“上游擔當”。用好金佛山野外觀測站國家級平臺,以科技力量保護世界自然遺產和生物多樣性,筑牢主城都市區生態屏障。二是展現“上游作為”。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推動制造業綠色轉型、文旅康養提檔升級、生態農業培優做強,綠色發展上走在前列。三是鑄就“上游品質”。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保持生態環境質量主要指標穩居主城都市區前列,打造幸福宜居后花園。
重慶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左永祥代表表示,黨的二十大賦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新的任務,提出新的要求,西部(重慶)科學城將項目化、事項化、清單化落實,著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現代產業體系、科技創新資源、城市服務功能和社會公共政策互聯互通。一是科技創新融合融通,推動戰略科技力量共同布局、科技創新平臺合作建設、科研儀器設備開放共享、關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科技成果雙向轉化、人才等要素跨區域流動,共建成渝綜合性科學中心、西部科學城。二是產業發展協同協作,在軟件、汽車電子、生命健康、智能網聯汽車等領域攜手爭取國家資源布局、協同建鏈補鏈強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三是發展生態共建共享,協同打破區域壁壘,推動政務服務跨省通辦、人才互認,共同發展科技金融,探索先行先試改革舉措,完善政策體系,打造開放創新、高質量發展良好生態。
長壽區委書記、長壽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劉小強代表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長壽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構建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科技創新為引擎,以融合發展為路徑,以數字經濟為動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切實增強先進制造業聚合效應,構建“高端研發平臺+鏈主企業+配套企業”產業生態,打造3000億級產能經開區。加快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建設千億級臨港經濟產業帶和覆蓋“一區兩群”的金屬材料交易中心、農產品批發中心,新培育上市企業10家以上。大力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塑強產業大腦,繪制產業圖譜,新培育高成長性數字企業100家以上。
九龍坡區委書記李春奎代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為我們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進一步指明了方向。九龍坡區將深入落實基層黨建“六項行動”,創新開展“九說”黨的創新理論,著力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城市黨建突出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深化打造“老楊群工+五長制+網格化”“紅色管家”等特色品牌;農村黨建立足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示范建設英雄灣村紅色美麗村莊;學校、醫院黨建圍繞強化黨的領導,全面落實中小學、公立醫院黨組織領導下的校長(院長)負責制;國企黨建著眼推動改革發展,深化拓展黨建“四步工作法”;“兩新”黨建聚焦抓組建、抓創新,擴大覆蓋面,提升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質量;機關黨建緊扣“三基”建設,做實“三進三服務”,著力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力爭創建更多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
渝中區委書記趙世慶代表說,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進行了部署,為我們扎實推動老城區、中心區“升級蝶變”提供了重要的戰略引領。渝中區是全國首批城市更新試點城市,城市更新工作一直走在前列,并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接下來,我們將把城市更新作為渝中區發展突圍升級的戰略任務,秉承“向城市更新要生產力和競爭力”的理念,用好城市美學、城市哲學,下足“繡花功”,探索走好整體更新、綜合整治、風貌保護三條更新路徑,既要在城市更新中留住“古巴渝”、守住“老山城”,也要拓展發展新空間、形成產業新載體,還要升級公共服務、創新城市治理,力爭用5年時間完成渝中全域更新任務,深化建設首善之區、服務高地、品質半島、人文渝中的“升級版”,加快打造“近悅遠來”美好城市示范區。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重大部署,明確了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戰略安排,這是我們的戰略機遇,更是使命擔當!鄙称簤螀^委書記唐小平代表說,西部陸海新通道架起了西部地區通向全球的重要橋梁,推動重慶從內陸腹地站到了開放前沿。加快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高質量發展,沙坪壩區應當走在前、作表率。作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始發地,沙坪壩區將積極融入和服務國家戰略,加快開放資源、口岸優勢轉化變現,全域提升開放引領能級,加快推動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走深走實,努力帶頭開放、帶動開放。拓展通道效能,發揮跨境聯運大動脈起點作用,積極布局海外倉,建成西部陸海新通道無水港,深入探索多式聯運“一單制”等陸上貿易規則,深化構建“四向齊發、四式聯運”大格局。提升平臺能級,以打造國際物流城升級版為重點,全面提升進口整車、醫藥等口岸功能,加快申報設立綜合保稅區,建好進出口商品集散分撥中心,持續推動功能升級、產業升級、城市升級。發展樞紐經濟,堅持“通道帶物流、物流帶經貿、經貿帶產業”,培育壯大現代物流、國際貿易、供應鏈金融等樞紐經濟集群,積極爭取設立物流交易中心,加快把通道樞紐優勢轉化為產業經濟優勢。營造開放生態,持續營造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營商環境,以“繡花”功夫打造高品質國際化現代都市,加快建設國際交往中心,打造一流開放環境。
渝北區委書記常斌代表表示,渝北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大城市帶大農村的發展實際,把鄉村振興作為最大潛力,把城市提升作為最強動力,把城鄉融合作為最高境界,以高水平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重慶現代化大都市形象展示窗口。一是推動城鄉空間融合,堅持城鄉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四個一體化”,統籌城市有機更新和美麗鄉村建設,推進渝北全域美化、彩化,讓鄉情美景與現代都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二是推動城鄉產業融合,以創新驅動引領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實施農業“接二連三、延鏈提質”行動,構建多點支撐、三產聯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全力打造產業經濟強區。三是推動城鄉要素融合,擴面深化農村“三變”改革,穩妥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快城鄉要素市場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良性互動。四是推動城鄉服務融合,推動路、水、訊等基礎設施向村覆蓋、往戶延伸,促進城鄉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標準統一,構建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
云陽縣委書記覃昌德代表表示,云陽縣地處長江之濱、三峽庫區腹心,是長江經濟帶重要節點,將全面貫徹落實好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在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走在前、做示范。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切實擔起“上游責任”,持續深化拓展長江庫岸綜合整治和江灘治理成果經驗,實施河長“加強版”,打造河流“升級版”,加快建設長江流域生態廊道示范帶,繪就山水人城和諧相融新畫卷。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積極主動推進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共同守護好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共同筑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堅持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積極主動融入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持續抓好大旅游、大健康、大數據產業,加快構建以綠色工業為支撐、特色農業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通道,促進好生態變成好產品、產生好價值,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