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用微信小程序<重慶新聞網分享圖制作工具>掃碼
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
顧桃及其視覺藝術
2021年07月12日 16:52 來源:中新網重慶

  顧桃,視覺藝術家,舞臺藝術工作者,黑匣子小劇場藝術總監。

  學習傳統美術出身,實踐新藝術的創造;運用于雕塑,繪畫,以及表演藝術領域。

  以造型審美的基礎,對現代藝術和未來世界的熱情探索讓他在美術和現場藝術的碰撞中 釋放出通達人心的藝術魅力。

  自2013年起,顧桃帶著他的作品和創造性思維去探索更加廣闊的世界,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上進行多樣的創造性實踐;游歷于南北,研究藝術家個體表達與公共文化的關注。在香港,臺北,在日本和以色列實踐持續的交流計劃,建立跨領域協作的網絡,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上留下他的審美符號。

  在工作室繪畫和雕塑之后,顧桃會去劇場和現代舞編導一起身體力行于肢體造型的編排,完成一部分編劇的手稿和文字,排練結束,他會出現在某個音樂現場與音樂家互動;在迎接即將上演的當代舞蹈劇目現場,他分身于舞者和燈光技術的工作中…… 這是顧桃創作狀態的日常切片。

  如此生活形態,使他受益于美術,戲劇和音樂等多個藝術領域;通過審美的感知力創造,連接不同的藝術語言,產生出異于平常的表達方式。顧桃將藝術理解成為三個維度;即:創意—創新—創造。藝術,將成為昭示未來生活的向導;是生命里閃光的旅程。

  顧桃的個人創作以雕塑和繪畫為主,另外,他作為一名Crossover artist(跨界藝術家),也進行舞臺藝術的創作,包括舞臺美術設計和當代舞蹈編排。他多次為藝術節會設計裝置與舞臺的展演項目,運用美術造型能力為展覽,舞蹈,音樂現場以及城市公共藝術活動創造兼顧綜合視覺造型和審美體驗感的藝術作品。顧桃熱衷于與音樂家、科技工作者、戲劇導演、表演藝術家、策劃人…… 不同領域的創作者合作有趣的作品。

  > 2007年獲得雕塑學碩士學位

  > 2009年青銅雕塑《娃娃》入選曦城雕塑展并作為社區雕塑收藏于深圳

  > 2010年聯合創建重慶寅子劇場

  > 2011年繪畫《鳥人》私人收藏;雕塑《危險游戲》重慶美術館收藏

  > 2012年中國十城市獨立小劇場論壇—演說者(北京)

  > 2013年OnTheSpot實驗藝術展演計劃—組織者(重慶)

  > 2014年TPAM舞臺藝術大會—圓桌會議(橫濱)

  > 2014年佐藤信實驗戲劇工作坊發表演出—演員(北京)

  > 2015年創建POKO跨媒介Studio(西南藝術家國際工作網絡)

  > 2015年肢體劇《聲息2.0》國泰藝術中心公演—藝術指導(重慶)

  > 2016年中國美術學院策劃與管理高級研修班結業(杭州)

  > 2016年肢體劇《亻象》固樓西劇場演出—編導(北京)

  > 2016年參與上海雙年展《行星三部曲》集體創作(上海)

  > 2017年裝置與表演作品《PIN之樹》收藏(重慶)

  > 2017年作品《信仰身段》參與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復調展(南京)

  > 2018年個人作品展+實驗藝術現場《密道》(重慶)

  > 2018年受邀MASH國際舞蹈周制作人會議(耶路撒冷)

  > 2019年新藝術現場《FRUIT FANTASY》(重慶)

  > 2019年重慶科技館《科技人文大講堂》特聘講師(重慶)

  > 2020年重慶長江草莓音樂節《2020紀念碑》(重慶)

  > 2020《飛躍山城系列》公共雕塑(重慶)

  顧桃作品:

 

 

 

 

 

 

 

【編輯:馬佳欣】
美女自慰白浆